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攻略

清平乐·村居:详细译文与注释解析

2024-11-11 19:03:08

《清平乐·村居》是宋代大文豪辛弃疾的词作,这首词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,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。下面是对《清平乐·村居》的译文及详细注释,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之作。

清平乐·村居:详细译文与注释解析 1

译文:

清平乐·村居:详细译文与注释解析 2

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,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。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,听起来温柔又美好,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?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,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。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,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,剥着刚摘下的莲蓬。

注释详解:

清平乐:词牌名。原为唐教坊曲名,取用汉乐府“清乐”“平乐”这两个乐调而命名。双调四十六字,上片四句二十四字,四仄韵;下片四句二十二字,三平韵。

村居:题目,指住在农村。

茅檐:茅屋的屋檐。

吴音:吴地的方言。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上饶,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,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。

相媚好:指相互逗趣,取乐。

翁媪(ǎo):老翁、老妇。

锄豆:锄掉豆田里的草。

织:编织,指编织鸡笼。

亡赖:这里指小孩顽皮、淘气。亡,通“无”。

卧剥:趴卧着剥莲蓬。剥,剥开,这里是剥莲蓬取出里面的莲子。

这首词开篇便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乡村小屋的图景。“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”,既点明了乡村环境的朴素与宁静,又通过“溪上青青草”这一细节,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、绿意盎然的田园风光。接着,“醉里吴音相媚好,白发谁家翁媪”,通过描写一对老年夫妇在醉意中互相逗趣的情景,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和谐与温馨。这里的“醉里”不仅指酒醉,更蕴含着一种对生活的满足与陶醉,而“吴音相媚好”则进一步强调了方言的亲切与乡土人情的淳朴。

下片则具体描绘了这家人的三个儿子各自忙碌的场景。“大儿锄豆溪东”,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里锄草,展现了他勤劳朴实的形象;“中儿正织鸡笼”,二儿子则在家中忙着编织鸡笼,体现了他心灵手巧的特点;而“最喜小儿亡赖,溪头卧剥莲蓬”,则是最富生活情趣的一笔。小儿子躺在溪边的草丛中,一边剥着刚摘下的莲蓬,一边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,这种天真烂漫、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,让人不禁心生向往。

在整首词中,辛弃疾运用了白描的手法,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,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。这些画面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,又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氛围,让人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。同时,词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也十分到位,无论是勤劳朴实的大儿子,还是心灵手巧的二儿子,亦或是天真烂漫的小儿子,都各具特色,栩栩如生。

此外,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。一方面,通过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勤劳,衬托出小儿子的悠闲自在;另一方面,通过老年夫妇的温馨和谐,与孩子们的快乐无忧形成对比,进一步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。这种手法不仅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,也使得词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这首词在表达手法上也颇具特色。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繁复的修辞,而是采用了质朴自然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写,使得整首词显得清新脱俗、韵味悠长。这种风格不仅与词的主题相得益彰,也体现了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词人的独特艺术风格。

总的来说,《清平乐·村居》这首词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、生动形象的描写和深刻的主题思想,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。它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真实描绘和细腻刻画,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也让我们在品味诗词的同时,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。这首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人文关怀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探究。

相关下载
最新游戏
  • 飞车手游美化包类型:实用工具
    大小:36.24M

    飞车手游美化包是一款专为热爱《飞车》手游的玩家设计的美化工具...

  • 合成动物中文版类型:益智休闲
    大小:58.06M

    合成动物中文版是一款创意十足的休闲益智类游戏,玩家将在游戏中...

  • 肥羊爱旅行app类型:出行导航
    大小:38.17M

    肥羊爱旅行是一款专为旅行爱好者设计的综合旅游服务平台,集旅行...

  • free追剧安卓最新版类型:影音娱乐
    大小:14.83M

    free追剧安卓最新版是一款专为影视爱好者设计的免费追剧应用...

  • 粤正影视无广告版类型:影音娱乐
    大小:59.81M

    粤正影视无广告版是一款专注于提供高清、无广告影视资源的应用软...

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著所有。如有侵权,敬请来信告知 ,我们将及时删除。 琼ICP备2024021917号-12